第53集:英雄诀第53集
高煦获得靖难功臣们的支持,他威胁哥哥趁早自动辞去太子之位,不然只怕东宫会有惊天动地的变故,高炽并不示弱。他们的矛盾被平花花看在眼里。
盛庸深夜闯到汉王府要见高煦,声称有一件事关太子之位的重要事情,高煦见了他。
平花花陪朱棣巡查民情,朱棣问他为何不穿赐给他的那件金缕衣,高煦告诉父皇平将军把那件金缕衣像菩萨一样高高供着呢,朱棣很高兴。
到了地方,平花花建议皇上下车与百姓亲密接触,便于了解民情也可树立皇上亲民的形象。朱棣正有此意,下车与百姓交流,他了解到靖难之役让许多百姓遭难,下旨免去赋税,让他们休养生息。
盛庸行刺,平花花为救朱棣受伤倒地。
平花花舍身相救让朱棣大为感动,要重重奖赏他,平花花并没有居功自傲,反而小心翼翼生怕引起朝中非议,为能立功不胜荣幸。尽心尽力充当皇上鹰爪,哪怕被建文旧臣不恨之入骨,也毫不后悔。朱棣感他忠心,承诺今后不会亏待他。平花花提醒皇上,此次出巡路线只有几个人知道,朝廷当中一定有盛庸的内应。
高煦抓住盛庸对他严刑拷问,盛庸铁骨铮铮拒不交代。朱棣给他最后一次机会说出同党,他看了一眼高煦,让皇上自己琢磨,高煦愤而踢他一脚,朱棣下令给他留一个全尸。
纪纲报告盛庸近几日的行踪,没有特殊情况,只是昨夜莫名其妙拜见了汉王,而且一待就是一个时辰。高煦解释不清,盛庸昨夜找自己说的都是关于太子的事情,可是并没有什么用,但他又不能向父皇说明,只能解释盛庸找他诉苦。朱棣觉得事情蹊跷,马上让纪纲去阻止平花花救下盛庸。纪纲赶到时,平花花已将盛庸杀死,死无对证。
朱棣对高煦起了疑心,
旗手卫指挥使一职给了平花花,他仍然谦虚平和,没有一丝骄躁。朱棣问他自己与建文有何不同,平花花赞美朱棣为朝政鞠躬尽瘁,比建文更适合做皇上。朱棣应允了平花花想见建文的请求,不过不是现在。
高炽与
朱棣叫几个近臣议事,高煦提出父皇想将徐太妃纳入后宫的事情,他劝父皇这件事不能做,并且搬出太祖皇帝,说弟夺兄妻有违纲常,恐惹天下人议论。道衍则认为太妃娘娘入宫之日太子病逝,两人并无夫妻之实,而且太妃和皇上在此之前早就情深义重了。朱棣传口谕,以后谁再敢搬弄后宫是非,杀无赦。
朱棣为徐妙云肚子里的孩子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用品,要补偿这个跟着母亲吃了不少苦的亲骨肉。
因为太祖皇帝的禁海令使沿海居民没了生计,骚乱不断,朱棣与道衍商议解决此事。道衍在朝堂上陈述禁海令引发的危害,奏请废除禁海令,恢复海上贸易。他的提议遭到一致反对,太子党和靖难功臣们在这件事上空前团结。朱棣决定破除禁海令,准备拨银万两,修造可载千人的海运船二百余艘,组成强大船队,出使西洋,传播大明朝的繁荣昌盛。朱棣的壮举闻所未闻,这么大的船队不仅花费巨大,而且谁敢出使呢?大臣们都劝皇上三思。
朱棣陪徐皇后散步,皇后对早朝之事也有所耳闻,清楚皇上面对的阻力,她支持鼓励皇上以祖制之大旗,行新政之良策,规矩可定可破,只要百姓富足,何愁不天下归心呢。朱棣立志开创永乐盛世,与其做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,不让当一个破旧出新的帝王。
高炽在朝堂上一言未发,他知道父皇下西洋的决心,也对父皇充满信心。解缙却急得不行,认为皇上此举劳民伤财,乃是沽名钓誉之举。高煦这边同样认为废除禁海令是违背祖制,是大逆不道,认为是道衍蛊惑了皇上,寄希望于皇上只是一时兴起。
早朝前,道衍请郑和给皇上捎句话,大明朝地大物博,可我们不能闭关锁国作茧自缚,如果长此以往,很可能变成井底之蛙,希望皇上不要动摇废海禁,下西洋的念头。
郑和把道衍的话带到,朱棣欣慰道衍这次又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。他问郑和朝堂上都有些什么议论,郑和告诉他,大臣们都说皇上是在沽名钓誉,朱棣笑他们愚昧。
朱棣决心已定,解缙举出太祖遗训阻挠,朱棣予以一一驳斥,只要抓住祖训中富国强民的精髓,这样才能够复兴大明,造福黎民百姓,开创永乐盛世。
本文系剧情吧原创,未经许可请勿转载!转载许可